2013年3月16日 星期六

文學經典研讀計畫內容

一、計畫目標

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是以傳承中華文化、充實國家人文資源為主要宗旨,在課程上以人文化城的恢宏格局,期能開拓多元視野,掌握時代脈動,厚植古典沃壤,以深化學子在人文關懷與語文素養上的優質能力,進而培育出中文學術專業人才與現代化的語文應用尖兵。秉持著中國人文經典即用顯體,承體達用的精神,使「承繼」不再只停留在「傳述」,而能如理下貫,一方面遂於文化道統,另一方面又能融入於「生活世界」所形成之歷史社會的整體脈絡,以展開辯證的落實,如是的發展便不只停留於古典的承襲,而能在傳統與現代的積極對話中,面對現代生活話語,重構一嶄新的學術視角。

經典的研讀與教授,一直是本系老師們致力推展的目標,經典是對於生命的觀察與紀錄;然而,古人因對生命的觀察視域不同,而使經典產生了千萬種不同的意涵。因此,在我們研讀與教授經典的同時,不能離開生命的整體與完整,必須將各個經典的視域結合在一起。經典的研讀,不能離開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老師與學子們於此時此地,涵泳在經典的文字之中,這樣的經典必與我們生活場域密息相關。於是在經典的詮釋上必須加入現代化的多元詮釋角度,同時也必須結合花蓮的地域經驗,如此一來,才能翻出經典的嶄新面目。本系位處花蓮,坐擁峻嶺奇峰、幽谷湍溪的美麗,山水勝景,應接不暇,每能使人寄情於天地山海間、深思於月光星空下,正是探索自然,尋訪文人心靈的好地方。師生群聚於此山水佳景,展讀經典,交契會心,吐納英華,在地情懷與古人幽境無形中遂交應成趣,進而在文化長流上揚起波光粼粼的想像,有此信念,又何懼未來遷想妙得之不來?就因如此,經典的閱讀不再只是文本,而是在空間與時間上結合了作者、作品、讀者、宇宙的嶄新詮釋;這樣的經典,才能激發學子的閱讀興趣。如此一來,傳統,才能成為永恆的時尚。


本計畫之目的首先在此,經典人人能讀,但如何讀,如何教人讀,卻不是每位老師獨立於研究室與教室能夠盡其善美的;因此,透過本計畫,我們可以使幾位老師對於不同經典的詮釋連結再一起。如上面所說,數個經典的意義必須串聯起來,才能使經典的生命得以完整;教學也是如此,每位老師都抱持著教學相長的亭育態度,開拓學子稚萌心靈的同時,也使自己的生命不斷沉潛。然而,教學除了深度以外,還必須延展廣度,這時就必須在各老師之間搭起橋樑,互通精竅。如此,透過本計畫,於經典的意義上得以連結,於老師的教學上也可搆通遞達。

本系獨立於都市之外,往東西行餘里便是山與海,如此遼闊佳景,完全契合了古代文學「興」之要素。我們設想此:學子們讀到柳宗元於永洲與柳州記敘,一出教室即見峻嶺湍溪,那時的慧然神遇絕非目視文本可以相擬。因此,透過計畫,在課程的串聯與重省中,老師與學生於研讀經典的當下,應該抬起頭重新環視他們所處之地。那時,學子們重新目觸這些翠羽之木與龍鱗之石。便會底忖「後之來者,有能追予之踐履」的氣度吧!



二、計畫課程

本計畫因課程不同,所研讀的經典亦不同,以下就各課程分別經典敘說。

  課程一:歷代文選及習作
  本課程所據《古文辭類篹》一書,是中國文學總集在古典文篇方面的經典,係清代桐城姚鼐(1731-1815)所編撰,將古文辭篇什七十五卷分為十三類,不僅紹承古代文學史古文論述學理的重要課題,也將古典文章學術的體性、視野與方法,運用選文的原理,寄寓其前有所承的理論脈絡,以建構出中國文學經典篇章的體系。迄於當代,在文篇鑒賞和學習方面具備初階入門的價值和意義,也足與西方文學中的正典與典律的形成互相輝映。其「經典」的價值,實值中文系學子進行文本細讀,並據以啓迪基礎文字感受與思辨能力,進而探索選文評論和追尋文學史源流的議題。

  《古文辭類篹》的編纂,思理精邃,在明清古文選本受到文章學家重視及實踐的歷程中,可謂具有經世與識世的雙重實用機能;研索其十三體類綴屬文篇,對於歷代作家時世與志意內蘊的揣摩,更是今之學子逐步熟習傳統語篇韻律,轉化實踐與書寫的津梁。就此一原典選文精讀加以分析闡釋,具有奠定基礎能力的意義,其重要性實不容緩。為裨於原典研讀與文獻認知,有關《古文辭類篹》選文版本、校勘、篇章來源及解題、作者背景、語文釋義等,搭配相關古漢語知識融入教學與釋讀,並擬以姚鼐編、王文濡評註,《評註古文辭類纂》(台北:華正,1974年據上海1923年聚珍仿宋版排印本景印。)一書為主要選文讀本,從而編選相關表性文篇,覈實校訂,釋說體類,進行解題、註釋、語譯及集評等輔助,更可有助於掌握明清以來歷代文選之閱讀菁華篇章。是部典籍的重整校理並不多,並將輔參以安徽師範大學教授蔣立甫、吳孟複主編《古文辭類篹評注》(合肥:安徽教育,1995年)、湖南師範大學教授黃鈞、彭丙成、葉幼明、劉上生、饒東原注譯《新譯古文辭類纂》(臺北:華正,三民,2006年)、與著名文章學家馮書耕《古文辭類篹硏讀法》等著作,為延伸參考,並以撰著新版選文整理譯註教材為鵠的。期使此一「歷代文選及習作」課程詮釋理解更為多元而周全,以強化研讀效果,貫注古代人文語彙的現代性視域,使學生研習揣摩的同時,能有初階熏息與思考的助益,為深入理解書寫主體與文人心態的探尋,提供涉足榛莽,初闢草萊的情感認同。

  課程二:韓柳文
  本課程所據韓昌黎文集校注(唐韓愈撰,馬其昶校注,馬茂元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與柳河東全集,柳宗元集,唐柳柳州全集(明•孫月峰評點)。韓柳兩集的評點校注本的重要性,略述於下:

  本世紀兩個韓愈全集校注批點整理本,一為一九○七年馬其昶注本,一為一九二四年蔣抱玄《注釋評點韓昌黎文集十卷詩全集四卷》。馬其昶本選錄《考異》和五百家注的部分內容之外,還選錄了明唐順之至清吳汝綸等二十七家批點,乃明代唐宋派、清代桐城派的主要成果。該書徵引的沈欽韓《韓集補注》頗為後代論者稱道。考歷來韓集最通行的注本,是明代徐世泰所刊東雅堂本昌黎先生集。此書注解採自宋末廖瑩中的世綵堂本韓集。廖注依據魏仲舉的五百家註音辨昌黎先生集和朱熹的韓文考異,遴選不夠允當,內容和文字疏漏錯誤。而馬其昶校注一書,根據馬其昶遺稿採集明清兩代,尤其清代各家的評說,於文字訓詁、名物制度、史實疏證各方面對舊注訂正和補充;舊本字句訛奪之處,作校勘。可貴之處,涉及資料,極為廣博,有些是未刊的傳抄本和手稿。對各家的說法,折衷去取,文字刪繁節蕪,文評出色。原稿包括韓集全部,文集校注乃單獨抽其文單獨印行。於現今韓文注本中,是比較充實完善本子。本書乃馬茂元據原稿重加勘校,編次成書。

  柳宗元的著作,自劉禹錫編纂成集後,歷代編印許多不同的版本。然劉禹錫編河東先生集,共三十卷,至北宋時已很少流傳。宋穆修校定的河東先生文集,用大字刊行,出自穆家,盛傳是劉禹錫的舊物,所傳最廣。然穆修本、沈晦本,以及北宋刊行的其它諸本,都早已亡佚。宋代南渡後校注柳文和刊行柳集盛行。流傳至今較好的柳集版本,有新刊增廣百家詳補注唐柳先生文集(簡稱百家注本) 、五百家注柳先生文集殘本(簡稱五百家注本)、重校添注音辨唐柳先生文集殘本(簡稱鄭定本)、世綵堂本河東先生集(簡稱世綵堂本)、增廣注釋音辨唐柳先生集(簡稱音辨本)、新刊詁訓唐柳先生文集(簡稱詁訓本)以及永州本柳柳州外集(簡稱永州本外集)等數種。這幾種本子,除了永州本外集,都是四十五卷本。與此同時流傳的,還有三十三卷本,但今已少見。南宋末年廖瑩中刻的世綵堂本,以版刻精美見稱。世綵堂本的正文和注文,都與鄭定本基本相同,只是刪去了各家注釋者的姓氏,並偶爾增添或改正了少數注文。明刻柳集中,蔣之翹本對柳集作了認真的校勘,廣泛輯錄舊本柳集注文,並新增了明人的注釋和評論,如明人何良俊、歸有光、唐順之、茅坤、王世貞、胡應麟等人對柳文的評語,注文增補較少。他採錄前人注文,也大多未注明注者姓氏。正集四十五卷,卷幟編次與百家注本、五百家注本這個系統無大兩樣。但外集五卷、遺文一卷、附錄一卷,編次與諸本迥異,當是蔣氏所新編。

  民國初年到現在,世綵堂本《柳集》傳播最為廣泛。《四庫全書》收錄《新刊詁訓唐柳先生集》、《增廣注釋音辨唐柳先生集》、《五百家注柳先生集》。《四庫全書薈要》收錄《新刊詁訓唐柳先生集》,更名《柳河東集》。另存於今通行《唐柳柳州全集》明人孫月峰(孫鑛)先生手批之本也。孫氏為姚江望族先生,在晚明蜚聲文壇,杭大宗稱其於書無所不窺遺者,讀之者窮年累月而不能究。孫月峰評點尤有重名,所批文選早經刊布,此集係萬曆年刻本為先生暮年致政歸里後所讀之書。此書民國十四年,上虞羅氏印行世綵堂河東集,使學者得窺見廖本之真面目,今李君蓀石復以家藏孫月峯先生手批柳州集公諸當世,與羅氏同一盛心治柳文者,先取各本詳校全書旁及評點,審其立論於異同得失之故了然心目。

  韓柳兩書校注與評點於此,展現古人注解經典之深入閱讀的方法與門徑,當可使學生習之,了解閱讀韓柳文之方法。

  本課程促進中文系學生深入理解書寫主體與文人心態探尋的情感認同,使經典文篇詮釋理解更為多元而周全,以強化研讀效果,貫注古代人文語彙的現代性視域。延續韓柳古文與當代的對話,歷來韓柳文於八大家註本最多,影響最深,任何時代,無不與之對話,以當代的詮釋與眼光。因此現代韓柳文的研究者與讀者更應接續經典對話的能力與興趣。

  課程三:文心雕龍
  《文心雕龍》是中國文學理論與批評的經典,其書體大慮周,籠罩群言,五十篇不僅探討文學範疇的重要課題,也以嚴謹的學術視野與方法建構出中國文學理論的體系,故雖歷經一千五百餘年以迄當代,仍然歷久彌新,持續發揮理論的影響力,也足與西方文論相提並論,魯迅曾說:「東則有劉彥和之文心,西則有亞里斯多德之詩學,解析神質,包舉洪纖,開源發流,為世楷式。」 其「經典」的價值,無疑值得中文科系的學生詳加研讀探索。

  《文心雕龍》思理精邃,清代黃叔琳譽為「藝苑之秘寶」,不過全書文辭奧衍,向來號稱難讀,也增加了初學入門者理解之難,因此對於原典的精讀尤具有奠基的意義及重要性。有關版本、校勘問題並非本課程之重點,為減少異文造成枝節,在原典研讀上,將主要以王更生先生《文心雕龍讀本》(台北:文史哲出版社)一書為主要讀本,該書校訂詳實,體例全備,有解題、註釋、語譯及集評等輔助,更可有助於掌握劉勰原典文意。另將輔以范文瀾《文心雕龍注》、黃侃《文心雕龍札記》等在近代「龍學」史上發揮過重大影響力的書籍作為延伸參考,使詮釋理解更為多元而周全,以強化研讀效果。

  課程四:玄學與魏晉文化專題
  為魏晉最重要的志人小說──《世說新語》,一直被視為魏晉學術文化的寶庫,然《史通》以《世說》乃調謔小辯、嗤鄙異聞,有立足史傳、以正統斥小道之意,若相較於根深蒂固之史學的傳統,文學的鑑賞在小說意識漸興之下,似有後來居上之勢。劉辰翁的小說評點開其先,評點《世說新語》中掘發出不少小說的重要課題,魯迅更以「賞心」、「娛樂」之說,將《世說新語》從嚴肅的歷史性格、實用價值中鬆綁而出,成為一種足堪玩賞、悅心之「美」的對象,此一定位尤使《世說新語》的「文學性格」漸受重視,在「語言」掛帥的當代,對於《世說新語》研究似更偏向語言藝術之形式風格的考察。其實即使立足於「文學的鑑賞」,仍有必要「溯流以探源」,重回文史合一的傳統,以表現出掙脫歷史制約、悖離史傳傳統、及合理杜撰與虛構之由史返文的趨向,因為這種文體的兩棲性,正是《世說新語》存在的張力所在。
  余嘉錫(1884─1955)《世說新語箋疏》一書,流傳極為廣泛,影響亦可謂深遠,余氏學養人品俱佳,曾謂其「一生所著甚多,于此最為勞瘁」,可見他對此書的重視與投入,余嘉錫泛覽史傳群書,苦心經營以成《世說新語箋疏》,其治學不僅具有考證史料之客觀主義的本色,又深受強調義利之辨及砥礪名節之傳統宋學的影響,在感時憂國的悲憤下,尤投射出個人強烈的主觀色彩與時代關懷,這種以儒家傳統為依歸的詮釋向度終究是與魏晉「崇尚美智」的文化精神與主流價值可謂判然有別,形成南轅北轍的現象。
  《世說新語》這種既史且文的兩棲類文體,致使後代之理解游移於史文之際,形成「徵實:史論性分析」與「徵趣:印象式批評」兩種截然不同的向度。前者除考辨真偽外,尤重在「知人論世的歷史意識」與「褒善貶惡的道德評價」;後者則著眼於「語言現象的關注」及「閱讀感受與情境的書寫」。若檢視《世說新語》的解讀傳統,可以發現「傳統史學」一類向來蔚為主流,而余嘉錫的《世說新語箋疏》尤為箇中翹楚;相較起來,晚近朱鑄禹之《世說新語彙校集注》,由於收錄了不少劉辰翁以來的小說評點資料,便與側重傳統史學的余氏迥然有別。

 課程五:中國文學抒情傳統專題

  本課程所研讀的經典包括《詩經》、《楚辭》、《古詩十九首》以及漢魏六朝以降,從歷代詩歌中所精選的典範性作品;而相關文獻則是陳世驤以降,儼然已成論述譜系「中國文學抒情傳統」的代表性論文,包括陳世驤、高友工、柯慶明、蔡英俊、呂正惠、張淑香、蕭馳、龔鵬程、鄭毓瑜、顏崑陽等學者的著作。
  中國古典文學,詩歌與散文平分世界,而《詩經》、《楚辭》、《古詩十九首》乃三個最高的典範;後世詩歌莫不承繼這三個典範所開顯的內涵及形式特質,而衍變孳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